连接硬件与数据,“关爱计划”拉近了阿里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 编辑:5moban.com - 18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事实上,BB84方案虽然应用了量子通道,传输的却仍是经典信息,而真正的量子通信是将信息编码在量子比特上,在量子通道上将量子比特从甲方传给乙方,直接实现信息的传递。正是由于量子不可克隆定理,让接收方能够察觉密钥的错误,停止密钥通信,从而也就保证了量子加密信息的绝对安全性。
如果把甲乙两个纠缠粒子放在AB两地,改变A地的粒子,B地粒子也同时发生相应改变。量子纠缠指的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即使相距遥远,一个粒子的行为也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发送方和接收方所选择的测量方式相同的时候,传输比特才能被保留下来用作密钥。张三将测量结果(即A发生的变化)告诉李四,然后,李四对B进行相应的变换处理,就能使B成为和原来的X一模一样的量子态。1984年,IBM的贝内特和蒙特利尔大学的布拉萨德提出了第一个实用型量子密钥分配系统,被称BB84方案,正式标志量子保密通信的诞生。
由于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这种改变只能是随机的,并不会完全按照人的意愿进行。超光速通信依旧无法实现 即便量子纠缠速度可超越光速,但这种量子态的改变并不为人类意志所发生变化。游贝表示,此研究第一次系统地描绘了黑洞X射线双星在爆发过程中,等离子体流逃离黑洞引力场的速度演化,对于理解黑洞吸积过程和相对论效应意义重大。
同时期MAXI J1820+070的X射线时变分析显示,当X射线辐射流强逐渐下降时,冕的几何尺度趋向黑洞收缩,即尺度在减小。通过分析慧眼卫星观测数据,科学家发现了黑洞双星中逃离黑洞强引力场向外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流(冕),并且首次在黑洞双星中观测到冕的速度演化。目前普遍认为,在黑洞X射线双星中,伴星物质被黑洞引力捕获,旋转着逐渐向黑洞运动,形成吸积盘结构,而在吸积盘内区附近又会形成高温冕。然而,冕在黑洞附近如何运动,一直是致密天体研究中的未解之谜。
慧眼卫星首次探测到了冕的动力学演化(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图) 慧眼所见 高温冕是怎么运动的呢?由于缺少观测数据,科学家们一直只能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做一些猜想。2月15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慧眼(HXMT)卫星的最新科研成果。
此后,通过分析慧眼卫星的能谱数据,由武汉大学天体物理中心领衔的研究团队又发现,当X射线辐射强度逐渐减小,亦即冕逐渐衰弱时,从冕出射的光子,照射到吸积盘和无穷远处的流量比值在减弱,也就是说,冕对吸积盘的照射程度在减弱。与理论预期相反 然而,这一观测结果,与理论预期恰恰相反。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2/15 18:37:21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慧眼新发现:首次观测到黑洞冕高速运动变化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就在银河系中探测到了X射线辐射源。2018年3月,距我们大约11300光年处的黑洞X射线双星MAXI J1820+070发生爆发,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天空中最亮的X射线源之一。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在银河系中发现的黑洞X射线双星系统越来越多。直到慧眼卫星的数据传回来,人们开始有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机会。慧眼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说。这两项相互印证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慧眼卫星进行宽能段时变和能谱研究的综合优势。
在这些X射线源中,天鹅座X-1是第一个被认为存在黑洞的双星系统。论文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博士游贝表示,在此期间,慧眼卫星对这个天体的爆发进行了高频次的观测。
现有理论认为,当冕以相对论速度向外运动时,相对论性集束效应(relativistic beaming effect)会削弱冕对吸积盘的照射,反之,当X射线辐射流强逐渐下降时,冕越靠近黑洞,引力弯曲效应越强,冕辐射出的X射线光子会有更大比例照射到吸积盘上,增强冕对吸积盘的照射慧眼卫星目前状态非常好,原来我们预期三年之内会有一次轨道维持,因为它的轨道会下降。
实验室的楼道里有一面墙,满满当当地贴着这些年慧眼的重要科学产出。GECAM卫星是2020年12月10号发射升空的,到现在为止在轨工作已经60多天了,在轨工作情况非常稳定,发现了一些不错的爆发源,也得到了一些不错的科学产出。慧眼卫星地面系统负责人、怀柔一号(GECAM)科学应用系统负责人宋黎明说。在海拔5250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站,工作人员冒雪送来了他们对全国人民的新春祝福:新年快乐,牛年大吉。慧眼卫星值班人员赵一(倪思洁摄) 自从2017年6月开展科学观测以来,慧眼卫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
LHAASO供配电运行人员欧珠的新年愿望是家里人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项目保安队队长胡华说,他的新年愿望是最好地保障LHAASO项目的安全:LHAASO水切伦科夫探测器运行人员罗绒邓珠说,他的新年愿望是女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慧眼的值班任务简单来说就是三条,一是监测载荷的状态,二是监测爆发源信息,三是负责机会目标的观测,如果天上飞行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们就会临时制定一些机会目标的观测,希望能够扩大科学产出。从目前来看,轨道的下降比我们预计的慢得多,各种探测器的状态都处于非常好的状态,所以慧眼卫星以后还会继续在轨工作。
尽管外面年味正浓,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里依然是冷静严谨的科学气氛。相关专题:新春走基层。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站工作人员在工作(实验室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GECAM有效载荷工作人员、高能所副研究员龚柯在值班(倪思洁摄) 这个实验室,还有一些野外台站,那里的工作人员正值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上。最终,每个朴素的愿望汇聚成一句话: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扎西德勒。GECAM卫星有效载荷工作人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龚柯说。
赵一是慧眼卫星值班人员,对于和大家一起留在实验室过年这件事,他欣然接受,因为对于他来说,盯住慧眼卫星正是他喜欢的工作。在海拔4300米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运行人员也表达了他们朴素的新年愿望。
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2/15 9:23:45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实验室里过大年 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年味虽淡 科味正浓 2月13日,大年初二。正在值班的慧眼卫星地面系统负责人、GECAM卫星科学应用系统负责人宋黎明(倪思洁摄) 与慧眼卫星工作人员在同一个卫星监控室里值班的,还有GECAM卫星的值班人员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团队成员正在努力发展更高活性的光催化剂、电催化剂,以实现太阳能分解水制绿氢和二氧化碳的资源化转化。李灿告诉《中国科学报》,太阳能资源具有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取用不竭等优点,近年来千吨级液态阳光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等工业化示范成功进行,开拓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应用领域。
假期后的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为了保证科研进度,春节期间也不能懈怠。作者:卜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2/14 17:07:46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点燃永不熄灭的能源之光 大年初一,董超逸正在做实验。自2001年来,一直致力于太阳能转化和利用科学研究,为高效太阳能转化体系构筑提供了科学基础。董超逸匆忙吃完大连化物所食堂准备的年夜饭后,告别热闹,独自一人返回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忙科研。
面对2020年宣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李灿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李灿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
今年该团队一半多外地学生和职工选择留所过年。为此,团队安排了丰富的学术和业余活动,既有与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机构的学术交流,也有集体的学术研讨会和观影等娱乐项目。
李老师几乎全年无休,除夕前仍在实验室讨论研究进展。梁潇/摄 大年初二一大早,王恩涛来实验室查阅太阳能利用相关资料。